小镇建设:既要经济脱贫,更要精神脱困

人民网 2018-07-01 16:15:44
用手机看
扫描到手机,新闻随时看

扫一扫,用手机看文章
更加方便分享给朋友

特色小镇、旅游小镇、扶贫小镇、光明小镇、希望小镇……举国上下,小镇建设如火如荼。尤其2016年7月,国家发展改革委、财政部、住建部等三部委,发布《关于开展特色小镇培育工作的通知》,计划到2020年,培育1000个左右特色小镇。一时间,特色小...

原标题:小镇建设:既要经济脱贫,更要精神脱困

  特色小镇、旅游小镇、扶贫小镇、光明小镇、希望小镇……举国上下,小镇建设如火如荼。尤其2016年7月,国家发展改革委、财政部、住建部等三部委,发布《关于开展特色小镇培育工作的通知》,计划到2020年,培育1000个左右特色小镇。一时间,特色小镇建设进入高峰期。

与此同时,“特色小镇+扶贫”“特色产业+小镇”等扶贫类小镇模式应运而生。“游小镇就是扶贫”“希望小镇有希望”“望得见山,看得见水,记得住乡愁”等小镇名片渐渐叫响全国,“扶贫”自然而然搭上了小镇“快车”。

偏远村镇是贫困人口集中区,也是脱贫攻坚区。小镇建设必须付诸人力、物力、财力、智力和毅力的投入,甚至有专家表示,建设特色小镇还需要具备人口达到一定规模、区位优势明显、经济发展潜力大、服务功能较完善、规划管理水平较高、科技创新能力较强等基本要素,可见,小镇虽小,格局不小。

令人欣慰的是,在中央、地方及企业、社会力量的支持下,小镇建设快速推进,其中企业力量功不可没。华润、万达等央企特意对接贫困偏远地区,把相当一部分精力用在“产业+小镇”建设上,成为名副其实的小镇建设生力军。其中,仅华润集团建成的希望小镇已达7座,在建3座,新建1座,全部建在艰苦边远的革命老区。

短短几年工夫,昔日盘踞在大山间、溪流边、旱塬上苍老无神的村落,已经山乡巨变,一座座崭新且魅力十足的特色小镇点亮了乡村风貌。一时间,小镇引来了幸福水,修通了惠民路,通上了致富电,连上了智慧网;小镇及周边环境大大改善,人与自然和谐共生;小镇居民依托特色产业创收致富,信心大增;小镇还出现了返乡潮、创业潮,留守老人、留守儿童等困扰中国乡村发展的难题得到缓解。

安徽省六安市金寨县吴家店镇的金寨华润希望小镇2016年竣工落成以后,人居环境大大改善,学龄儿童上学条件升级,有50多名小镇居民就近在新开发的千亩猕猴桃基地务工,个别外出务工的建筑工、司机返乡做起了农家乐生意,加入合作社的213名社员除了土地流转金,每年还有合作社分红,合作社的一部分利润将留作小镇集体开支。而且,经济发展带头人在小镇党、政、企三位一体交叉任职,成为村“两委”的领导人,真正实现强化和提升村民“自治”能力。

小镇,在企业和各界力量创新谋划中发挥了应有的活力。然而,小镇建设处在探索和初期阶段,企业在基础设施建设、增强造血功能等方面有其独有优势,但在小镇软实力方面还有很多困难和问题需要克服和突破。

总之,小镇在满足经济富裕的同时,还应解决精神不足的问题。精神,是一个小镇的软实力和后发力。没有精气神的小镇,缺精神之钙,如同无魂之躯、无根之木、无源之水,缺少了发展的根基,是无法长久和可持续发展的。

要想打开小镇的精神之门,就得重塑小镇精神,让居民感受到小镇与全国同频共振的发展脉搏,看到希望之光。

人兴,才能业旺。小镇精神重塑,首先需要聚人气。只有老、幼的小镇,无论如何是寂寥的、悲哀的。只有发挥小镇特色魅力,吸引青壮年劳动力返乡就业和创业,将老、中、幼三代重新聚集在亲情链、产业链、生活链上,才能融合焕发小镇新的精气神。

文化,是精神的土壤。小镇经历了革新之变,设计之初,就应考虑让传统文化在新旧环境碰撞中融合延续,重现活力。在小镇建设过程中,应当做好调查研究工作,发掘、保护好传统文化,利用现有条件尽较大努力传承下去。

自强不息,止于至善。要在生产生活、精神文化活动中培育和塑造小镇居民自强自立的品质。要引领有劳动能力的小镇居民参与到小镇生产建设中,切身尝到到多劳多得和“精耕细作”的甜头,树立自信意识;要创造条件、降低门槛,让有条件的小镇居民敢于创业,敢于突破,把自身的资源优势转变为市场优势,打拼出属于自己的天地,树立高远志向;要鼓励本土大学生回乡置业,发挥所学和才智,对接城乡,贡献力量,不断缩小城乡差距,实现人生价值。通过大学生作用,带动和影响小镇传统观念,重视教育,尊重人才,打造人才济济的智慧小镇。

小康不小康,关键看老乡。按照中央精神,未来3年,打赢脱贫攻坚战,要坚持精准扶贫、精准脱贫的基本方略,在“精准”二字上动脑筋、下真功。

精准,要体现在战略战术中,不但实现经济脱贫,还要精神脱困。精准,一定要紧紧围绕“人”来做文章,精准施策强信心、聚人气,精准发力立志向、聚精神,精准引导凝智力、聚活力。只有小镇红红火火,居民才能真正看到希望之光,精神潜能才能源源不断释放推动力,让产镇融合产生强劲的“推背感”,实现小镇又好又快发展。

(注:此文属于人民网登载的商业信息,文章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,仅供参考。)

作者:李楠桦返回搜狐,查看更多

责任编辑:

声明:本文由入驻焦点开放平台的作者撰写,除焦点官方账号外,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,不代表焦点立场。